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3篇
  免费   2932篇
  国内免费   2523篇
测绘学   631篇
大气科学   978篇
地球物理   3944篇
地质学   6497篇
海洋学   2278篇
天文学   1996篇
综合类   760篇
自然地理   278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557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对旅游业的行为态度不仅影响着游客的感知和体验,也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旅游支持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亲旅游行为的概念,表达居民促进旅游业在当地更好发展的行为意向。以社会表征理论研究框架为基础,构建“社区关系—效益感知—行为态度”模型,实证考察了社区关系对亲旅游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旅游效益感知的中介作用和旅游事件依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区关系对目的地居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的旅游影响感知又对亲旅游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居民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感知在社区关系与亲旅游行为之间存在多重链式中介作用,传统的中介模型低估了旅游效益感知的影响作用。旅游事件依恋正向调节了社区关系与旅游社会效益感知、环境效益感知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旅游介入情境下社区关系、效益感知与亲旅游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目的地社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风蚀可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植被恢复对乌兰布和沙漠土壤风蚀可蚀性的影响,以乌兰布和沙漠内不同沙地固 定阶段的 8 种典型植物群落及群落内表土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物理因子(可蚀性颗粒含量、土壤 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土壤结皮因子、植被因子 3 类土壤风蚀可蚀性因子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土壤 风蚀可蚀性因子在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沙地固定阶段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乌兰布和沙漠 典型植物群落中,沙蓬、沙生针茅、盐爪爪等草本植物群落的土壤风蚀可蚀性最强,白刺、梭梭、沙 冬青等灌木植物群落土壤风蚀可蚀性弱于草本植物群落,说明灌木林能显著降低土壤风蚀作用。 (2)随着沙地的不断固定,土壤结构不断发育,土壤可蚀性不断降低,土壤风蚀可蚀性强弱表现为 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3)土壤可蚀性颗粒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结 皮、植被因子与植被类型及沙地固定阶段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沙区生态建设工程中,为了 减少土壤风蚀量,不仅要考虑物种的选择,还要促进人工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从而有效降低土 壤风蚀可蚀性。研究结果可为乌兰布和沙区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评价、防沙治沙工程的 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3.
牛方曲  杨欣雨  孙东琪 《热带地理》2020,40(6):1109-1116
文章关注于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关系,建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海南省为案例区开展应用研究。该框架首先对区域产业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分级,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次解析了区域产业、人口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最后,基于产业评价结果设定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结合产业和人口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评价不同产业结构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即产业和人口的规模上限。结果表明:2016年海南省的经济规模并未超载,产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土地资源成为海南省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水环境;海南经济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多为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亟需加强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为提升经济发展规模上限,需要培育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文章建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将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联系,其评价结果政策意义更为明确,可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4.
基于珠三角六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划分流动人口就业类型,从职业布局和多样化指数的角度比较了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三代流动人口职业结构差异,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珠三角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不高,就业结构在代际间分异明显。新生代在技术型就业和公司文员型就业上表现出优势,中生代在各行业就业相对均衡,老一代多被束缚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基础型部门;就业多样化水平随代际的升高而下降。2)代际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因子为受教育程度、月薪水平和性别;外出务工时间正向影响新生代服务型和管理型就业,工作环境稳定的职业对已婚新生代更具吸引力,中生代对户籍和工作保障因子更为敏感。政府可从代际就业特征出发,为流动人口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针对就业市场中女性和农村户籍人口的弱势地位,为其提供就业引导,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提高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45.
社区教育空间布局不均衡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早在20世纪末,国外就对社区教育空间布局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比分析,发现学者主要围绕社会学及教育地理学两大学科进行讨论。具体主题包括:从空间视角探讨社会空间与教育空间的关系,社区教育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异,社区教育空间不均衡与减贫、民族、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个体情感归属与社区教育空间布局的关系、社区教育空间的外向性、地理空间技术和方法在社区教育领域的应用。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国际研究的趋势,未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可以从社区教育对社区居民身份认同的空间塑造,对地方经济增长、社区民主、民族融合的影响;以及从时空演变的经纬度探寻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的原因,并科学地提供均衡配置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6.
文章基于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分析, 结合前人重磁反演等地球物理资料成果, 对中沙海槽盆地东北部结构构造进行探索研究。研究表明: 中沙海槽盆地东北部发育新生代地层, 厚度在1500~2500m之间, 地层层速度为1500~ 3500m·s-1, 不存在中生界沉积层, 盆地基底为海山或前寒武系基岩及岩浆岩隆起。中沙海槽盆地新生代陆源海相烃源岩丰富, 盆地新生界地层厚度大, 盆地凹陷、断裂发育, 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7.
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地块、东昆仑造山带莫霍面位于约65 km深度,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约50 km存在莫霍面深度突变.在可可西里和柴达木岩石圈地幔之间观测到北倾界面,这可能是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之下的证据.可可西里地块地壳内宽缓的负转换震相带是低速带的反映,其向北挤入到东昆仑山下发生挤压增厚,可能是东昆仑山隆升的原因;由于刚性柴达木岩石圈的阻挡,物质向东改向,则可能是该地区向东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洲岩石圈地幔在东昆仑—柴达木交界处向南俯冲,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东昆仑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48.
Reliable quantification of savanna vegetation structure is critical for accurate carbon accounting and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under changing climate and land-use conditions. Inventories of fine-scale vegetation structural attributes are typically conducted from field-based plots or transects, while large-area monitoring relies on a combination of airborne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Both of these approaches have their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but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 has emerged as the benchmark for vegetation structural parameterization – recording and quantifying 3D structural detail that is not possible from manual field-based or airborne/spaceborne methods. However, traditional TLS approaches suffer from similar spatial constraints as field-based inventories. Given their small areal coverage, standard TLS plots may fail to capture the heterogeneity of landscapes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Here we test the potential of long-range (>2000 m)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LR-TLS) to provide rapid and robust assessment of savanna vegetation 3D structure at hillslope scales. We used LR-TLS to sample entire savanna hillslopes from topographic vantage points and collected coincident plot-scale (1 ha) TLS scans at increasing distances from the LR-TLS station. We merged multiple TLS scans at the plot scal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structure, and evaluated how 3D metrics derived from LR-TLS deviated from this baseline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diluted point density and increased beam divergence with distance, LR-TLS can reliably characterize tree height (RMSE = 0.25–1.45 m) and canopy cover (RMSE = 5.67–15.91%) at distances of up to 500 m in open savanna woodlands. When aggregated to the same sampling grain as leading spaceborne vegetation products (10–30 m), our findings show potential for LR-TLS to play a key role in constraining satellite-based structural estimates in savannas over larger areas than traditional TLS sampling can provide.  相似文献   
49.
陈洁  陈永顺  郭震  杨挺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7):2592-2604
鄂尔多斯地块紧邻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部,在我国中生代、新生代以来东部地区的构造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鄂尔多斯及其周缘地区的研究可以提供有关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和破坏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选取了纵贯鄂尔多斯的107.6°E附近南北剖面上的44个流动地震台站进行分析,采用接收函数方法,进行Kirchhoff偏移成像,并且结合在该区域内前人的地震面波频散进行联合反演,获得剖面下方的地壳内部精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1)莫霍面在鄂尔多斯北部较平缓,约45km深;在鄂尔多斯南部有所加深,达到50km;其北边的河套盆地的地壳厚度约为50km;南边的渭河盆地到秦岭地区及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从约为40km增厚到47~50km.(2)河套盆地下方存在大规模的低速异常,最深可达25km,反映了其显著的拉张构造和沉积历史.(3)秦岭造山带下方的低速异常对应于其主要为长英质的地壳组分,可能是由于中生代的拆沉作用导致的地壳下部基性岩石层的缺失.(4)以38°N为界的鄂尔多斯地块,南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差异,可能表明了这两部分经历的构造历史不同.  相似文献   
50.
In recent earthquak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evere damage was observed on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This study focuses on exterior beam-column joints with substandard beam rebar anchorage and seismic strengthening by installing wing walls. Firs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exterior joints with substandard beam rebar anchorage representing typical Bangladeshi buildings. Two 0.7-scaled exterior joint specimens were tested, and these specimens showed beam rebar anchorage failure and/or joint shear failure. Prior to strengthening of the joint, a series of pullout tests was conducted on postinstalled bonded anchors in low-strength concrete for strengthening design. Then, a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apply the strengthening method by wing walls to one of the exterior joint specimens to 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this method was intended to prevent the failure of beam rebar anchorage. The strengthen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extend the development length of beam longitudinal bars by considering the embedment length along the wing walls. The test results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trengthening method to upgrade exterior RC beam-column joints with deficient beam rebar anch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